目錄

職業媽媽的腦中,每天下班前大概都會浮現同一個問號: 「今天晚餐要煮什麼?」尤其當你趕著接小孩、趕著回家、趕著進廚房,內心卻還希望這頓飯是健康的、快速的、最好還能有點儀式感……這真的是人生高難度挑戰。
根據台灣《主計處》在2017年的統計,必須工作的已婚女性平均每天花費4.3小時料理家務,其中包含2.1小時照顧小孩和2.2小時處理其他家事。 媽媽們下班後根本是另一個戰場。這篇文章分享三種鍋具同時操作的策略,搭配肉類預處理技巧,幫助你在半小時內完成一家四口的營養晚餐。文中每項技巧均來自作者親身實測與時間管理經驗,並適合雙薪家庭每日應用。
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,我深知這份焦慮。所以這篇文章,我不是要跟你介紹什麼超夢幻的五星料理,而是要實實在在分享我自己如何用 一個瓦斯爐 + 一台微波爐 + 一台壓力鍋,在 30分鐘內煮出三道菜,讓全家人吃得快樂又飽足。
選對廚具,開啟媽媽的超能力
一鍋多用,流線作業不卡關
別讓料理流程拖垮你的耐性。我會將「同一鍋使用」變成常態:
- 用同一鍋川燙蔬菜後,馬上煸炒肉片再進行燉煮
- 減少洗鍋時間,增加效率
有時候孩子在一旁玩、老公還沒下班,這種能節省時間的操作對我來說是救命恩人。
同時出菜,微波爐出菜快又穩
別小看微波爐,我會用它製作,現在有兩個孩子的我,為了要更有效率的出菜,我都會同時啟用兩個廚具,同步料理。ex: 邊微波蒸蛋,同時煮三杯雞。這種超人技能是我家先生學不會的技能,他光是一道菜都要20分鐘起跳(多道菜的話累加哈哈)
- 奶油玉米
- 蒸蛋
- 南瓜泥
- 軟化紅蘿蔔、馬鈴薯等燉菜材料
設定好時間就能自動完成,這時我可以轉頭幫孩子洗手或收玩具,一舉兩得。
定時料理不怕煮燒焦
眼睛只有一個,大腦只有一顆,就讓你的專注力在爐台,其他的料理設備盡量都是不用顧火的是我的宗旨!我家最愛用的就是 Instant Pot 他是我的秘密武器,之前我有寫一篇關於他的優勢分析,可以從這裡閱讀
這台電子壓力鍋絕對是小家庭的神器。設定好模式後完全不用顧火,是媽媽忙碌時的超級幫手。我會用它來:
- 蒸魚、蒸包子
- 烹飪各種需要軟化的肉類(滷肉、三杯雞、芋頭排骨等等)
- 燉湯
備餐技巧,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
肉類提早分裝 + 醃製
肉類食材在冷藏約 2 天後就可能開始產生異味,若冷凍保存,雖可延長時間,但一週內風味仍會逐漸遞減。建議像排骨、帶骨雞腿等較厚實的部位,可以先一次大量川燙後分裝冷凍,煮飯時只要直接取出加熱即可,節省備料時間,又能保留肉品的鮮味與口感。
至於肉片或肉絲這類薄切肉,我建議分成小包冷凍保存,並在預計烹調的前一天放入冷藏醃製。這樣不僅方便隔日快速下鍋,也能讓肉品更入味、熟成後的口感也會更加柔嫩美味。
- 將肉絲、雞肉事先分裝冷凍
- 帶骨肉類先川燙,分裝冷凍
- 前一天晚上移到冷藏室+簡單醃漬
當天回家就能直接下鍋炒,超級省力。
食材先微波更省時
需要比較長時間軟化的數菜的食物可以利用微波爐先快速加熱,這樣可以在料理時後減少烹煮時間。
- 馬鈴薯、紅蘿蔔先微波 2-3 分鐘再下鍋炒
- 高麗菜、白菜也能先微波幫助軟化
這樣能大幅縮短炒菜時間,也保留蔬菜水分與口感。
常備菜單 + 每週主題日,減少煩惱
有了固定的菜單,媽媽採買也可以比較無壓力,孩子們也會習慣家裡有飲食規則,更願意嘗試不同料理。
- 週一:咖哩飯日(用微波+壓力鍋完成)
- 週二:無肉日(蔬食義大利麵 or 雜炊)
- 週三:速炒日(青菜+肉絲+湯)
- 週四:外食日
- 週五:火鍋日 or 鍋燒麵
最後給媽媽們的話:
煮飯從來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,而是全家人一起創造生活溫度的一種方式。
用30分鐘煮出一頓飯,不是因為你不重視家庭,而是因為你想省下力氣,留給陪孩子玩、自己休息、全家一起笑的時光。
你不是料理女傭,而是時間魔法師。